6月25日,2019年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項目“大閘蟹中環境污染物殘留風險評估”實施方案研討會在無錫召開。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副主任邴旭文、科研處處長朱健參加會議。應邀出席此次會議的專家有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質量與標準研究中心韓剛主任,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張星聯博士、江蘇省水產技術推廣中心張朝暉主任、蘇州市水產技術推廣站張茂友站長,以及無錫市水產技術推廣站張憲中站長。會議由項目負責人、農業農村部水產品質量安全環境因子風險評估實驗室(無錫)常務副主任、淡水漁業研究中心漁業環境保護研究室主任陳家長研究員主持。

會上,項目首席專家、農業農村部水產品質量安全環境因子風險評估實驗室(無錫)主任邴旭文研究員首先介紹了項目實施背景和設置框架。韓剛主任和張星聯博士先后介紹了2019年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項目的概況及啟動的背景,并對項目實施、管理等提出了具體的要求。隨后,宋超副研究員詳細介紹了項目具體實施方案,包括取樣方法,驗證方法結果分析等評估方法,并介紹了今年的具體任務分工。各位專家就項目即將實施過程的背景篩查和污染物溯源問題進行了詳細討論,并提出了針對性的修改完善意見。
該項目由農業農村部水產品質量安全環境因子風險評估實驗室(無錫)牽頭,中國農科院質標所、中國水科院質標中心、農業農村部水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上海、武漢、廣州),以及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上海)等單位共同參與實施。項目任務是開展江西、安徽及上海產區的大閘蟹指示性多氯聯苯、DDT、六六六、二噁英等持久性污染物摸底排查與應急評估,明確該類污染物在大閘蟹和產地環境的污染現狀和風險水平,探明持久性環境污染物的來源及關鍵控制點。
(漁業環境保護研究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