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養殖尾水治理“兩壩三區”資源化循環利用技術是建立在已有的池塘基礎上,通過對傳統池塘進行工程化改造,利用溢流壩、過濾壩、生態溝渠凈化區、生態濕地凈化區、生態蓄水凈化區等“兩壩三區”,輔以養殖池塘原位調控技術,將養殖過程中產生的氮、磷等污染物作為水生蔬菜及其他水生經濟作物的肥料,凈化后的養殖尾水回流到水產養殖區,形成養殖-種植-回用的閉環,實現養殖尾水達標排放和資源化利用。截至2022年底,水產養殖尾水治理“兩壩三區”資源化循環利用技術在江蘇、安徽、江西等省份共覆蓋養殖面積達62萬畝,總產值達到23億元,穩固1萬多養殖戶增收致富。該技術圍繞提質增效、減量增收、綠色發展、富裕漁民的漁業發展目標,以原位凈化、異位治理、尾水循環三大技術為依托,達到養殖污染的資源化利用以及養殖尾水的循環利用或達標排放,有效破解水產養殖與環境污染之間的矛盾,實現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圖1水產養殖尾水治理“兩壩三區”資源化循環利用技術流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