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和水產品作為重要的食物來源,對于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應對各類風險挑戰和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至關重要。本技術針對傳統稻田養魚模式技術粗放、資源綜合利用效率不高、產品品質無保障等問題,突破了“合理密植、控肥減藥、精準管控”為核心的8項關鍵技術,研發了適宜不同地區的稻-魚、稻-鱉、稻-蝦、稻-鰍、稻-蟹、稻-蛙、稻-鴨-魚7大類模式,創新了“水稻+水產品”為主體的跨產業多學科深度融合的示范推廣方式,引領了稻漁種養產業轉型升級和健康可持續發展。自2012年以來,通過技術服務、轉讓、培訓、媒體傳播和建立示范基地等形式進行應用推廣,建立涵蓋各級農業和水產技術推廣、新型職業農民的人才隊伍,支撐建設了國家級稻漁綜合種養示范區10個,實現了“產業鏈、創新鏈、價值鏈”三鏈融合,先后在四川、江蘇、遼寧、湖北、湖南等10多個省累計示范推廣面積超過594.2萬畝。

圖1、稻漁生態種養田間工程

圖2、稻漁生態種養防逃設施

圖3、哈尼梯田冬閑田稻漁生態種養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