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淡水養殖蝦類僅日本沼蝦一種,而秀麗白蝦為我國多數淡水湖泊的重要經濟蝦類,其產量在多數湖泊中均占優勢,對秀麗白蝦的利用僅限于天然捕撈,長期過度利用以及湖泊環境的變化,秀麗白蝦產量逐步下降且小型化現象嚴重。本成果率先在國內較為系統地研究了秀麗白蝦人工馴養、營養學、繁殖生物學、攝食習性、生態學及遺傳多樣性等方面的內容,填補了國內空白;首次建立了秀麗白蝦規模化育苗、離體批量孵化等繁育技術;首次建立漁船運輸、裝箱運輸、暫養、入塘等多個環節的引種操作方法,顯著提高了秀麗白蝦入塘成活率;基于秀麗白蝦生物學特點及不同水草對氮磷的吸收效果比對研究,開展了秀麗白蝦在單養、混養模式下的不同池塘養殖技術的研究,建立了秀麗白蝦單養及混養等養殖技術,形成了秀麗白蝦生態養殖技術規范。本成果可向秀麗白蝦主要消費區域推廣養殖,增加新的養殖品種,促進漁業經濟的發展;利用批量繁育的蝦苗進行增殖放流,促進秀麗白蝦種質資源的保護與合理利用有著重要意義。2013年獲得江蘇省海洋與漁業科技創新獎二等獎。